导航菜单
首页 >  翻译硕士  > 翻译研究文学硕士

翻译研究文学硕士

岭大首办中译英硕士课程培养中文外译人才

 

随着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及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渐长,为促进第一手资讯与知识的流通,中英互译的需求益增。有见及此,岭南大学将于今年九月推出专设中译英方向的《翻译研究文学硕士》课程,培养中文外译人才,借以回应社会的迫切需求。

 

《翻译研究文学硕士》是全港唯一专设中译英方向的硕士课程,专为精通中英双语,有志攻读翻译实务及翻译学研究人士设计。课程提供小班教学模式,增加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时间;同时课程也提供一对一论文指导,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并与导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该课程分为一年全日制或两年兼读制,学生须在毕业前修毕三十个学分。

 

理论与实务兼备培育全能专才

岭南大学翻译系副教授梁文骏认为,翻译是涉及跨语种、跨文化知识的领域,该课程不单训练精通语文的人才,也在培育全能专才。 「为了让学生掌握实际的翻译技巧和严谨的思辨能力,本课程特别包含理论与实务两部分,涵盖跨领域层面。」梁教授指出,理论课着重翻译的学术层面,从知识上训练学生把翻译作为学术科目探讨,从而培养他们深造的兴趣。 「课程还提供大量专门范畴的实务课,包括文学、艺术、商业、法律、大众文化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科目,让学生涉猎各类领域的专门知识及词汇,为日后进入职场作准备。」

 

梁教授又指,作为专业的译者,除了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也须对与之相关的文化需有深入理解,才能翻译得更精准、更传神。 「翻译是一种人格的养成,为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课程计划安排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香港的博物馆、历史建筑等,让各地学生体验地道的香港文化。」

 

教师团队国际化提升学生研究实力

课程师资丰富,梁教授表示,岭大翻译系目前有两位正教授、一位副教授、四位助理教授及三位高级讲师今年八月会有新聘教授加入团队;加上教师团队组合国际化,分别来自本地、内地、台湾及加拿大,他相信对同学的学习大有裨益。 「尽管中港台三地均是使用中文的地区,但三地在遣词用语方面各有不同,同学可以透过课程同时掌握三地的用语习惯。当日后踏入职场、应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客户时,自然更加得心应手。」

 

梁教授续指,学系老师拥有不同的文化和学术背景,除了自身实务经验外,亦各有研究专业,如文学研究、跨文化研究及口译研究等,期望将多元的研究方向带入教学,给予学生不同体验。

 

毕业生出路广升学就业具优势

梁教授表示,课程欢迎来自不同本科背景的学生修读,并不局限于翻译本科生,如本科专业与硕士专业不同,可起更大的辅助作用。他又提醒,由于课程以中英双语为主导,以中文为母语或有修读中文背景的学生会更有优势。

 

问及课程毕业生的出路,梁教授表示,香港社会重视语文能力,只要双语能力高,可以选择的行业有很多,如政府、教育、金融、出版、营销、管理、公关等。 「很多翻译系学生以为毕业后只能从事教育或出版工作,其实修读翻译对投身传媒或公关行业也有很大优势,因为相关行业均关涉及大量文字工作,优秀的语文能力已能减轻部分工作压力。」梁教授续称,毕业生也可在政府、金融、营销、管理、法律等领域继续发展,「目前内地需要大量翻译人才,尤以口译为什,因此拥有中译英背景的毕业生更具竞争力。」梁教授补充,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在本地或者海外大学深造翻译或其他学科,取得研究型硕士或博士学位。

 

梁教授: AI和人类译者是合作关系

随着科技发展日益蓬勃,机器翻译及互联网对翻译对翻译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事实上,社会也不时有评论指人工智能和语音辨识将会取代笔译和口译的工作。然而,梁教授对此却有不同的见解,认为人类与电脑是「相辅相成」的「友好」关系。 「科学家目前正研发神经网路机器翻译系统,使用人工神经网路的原理来发展机器翻译,进而提高翻译的流畅度和准确性。不过,机器翻译系统仍处于发展阶段,相信在未来十至二十年内难以完全取代人类。即使系统已然发展成熟,但人类拥有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独立思考及研究等能力均是电脑难以取缔的,同时也是人类译者的绝对优势。」

 

至于电脑辅助翻译方面,梁教授指,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业界,电脑辅助翻译软件已成为相关人员的必备工具,有助提升翻译效率,维持译文的统一。 「我们希望学生能与电脑辅助翻译软件产生有不同的火花,提升翻译工作效能及品质。」

 

相关推荐: